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通知,开展乡村建设工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培育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工匠队伍。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目前有乡村工匠13万余人,今年2月乡村建设工匠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版)发布实施,8月《乡村建设工匠全国通用培训教材》出版发行……此次部署开展的等级认定工作,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新职业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开展等级认定,用工业化标准规范乡村工匠职业技能,将改变以往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流程不规范等问题,提升规范水平,优化人才结构。
开展等级评定实施专业工匠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技术和流程管理,有助于提高乡村建设整体质量。
开展等级评定还为工匠队伍提供了稳定的职业发展预期。通过规范建立四个职业方向、设置五个技能等级,明确了工匠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
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支撑。在职业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建设工匠更需注重自身技能提升,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以“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