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举行主题教育党日活动

【第一时间】发布时间:2024-12-26 点击数:271

       2024年12月26日,中共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支部举行主题教育党日活动。

       参加活动的有省社会组织总会文化领域社会组织合作委员会主任刘金玉,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原二级高级法官、研究院顾问吴远阔,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委会研究员吴红,合肥市资源和规划局原专职党委副书记吴成国,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吴瑞贤,党员吴远锋、吴成志、吴晓阳等。

       刘金玉、吴瑞贤等参观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今铜陵市枞阳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桐城直属支部”遗址章家大屋,认真听取遗址解说员介绍。随后参观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黄镇的故居。故居仅剩门楼一堵。据黄镇故居所在地横埠镇领导介绍,在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修复黄镇故居工程已经立项。 

       适逢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12·26”红色文化中心揭牌暨横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启动仪式举行,参加主题教育党日活动的全体人员全程出席了揭牌及启动仪式。

       据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批赴国外留学或外地求学的知识分子,通过不同途径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在外地入党的革命青年在组织的安排下分散回到家乡,开始筹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927年初夏,章逐明、章礼备、章鸾翔、章宣德等一批参加武汉安徽省党务干部学校、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党团员,受党组织委托回到家乡方家仓,在原育才小学内以教书为掩护,于1927年7月成立方家仓平民教育促进会,唤醒群众、发展党员、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秘密开展建立党组织的准备工作。1927年10月在育才小学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小组,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党组织。10月下旬,组织策动安庆境内第一次武装暴动——汤沟兵变,同年12月参加中共怀宁县委组织的潜山梅城暴动,为建立党组织锻炼了队伍,培养了骨干。

       1928年1月,根据怀宁县临时县委指示,章逐明、章礼备、章鸾翔、陈雪吾、吴克正、钱新嘉、章宣德、章慕贤8位共产党员,在枞阳后方乡章家大屋(今属横埠镇育才村)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桐城直属支部。这是大革命失败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枞阳境内诞生的第一个党支部。在支部成立会议上,章逐明当选支部书记。中共桐城直属支部设干事会,章逐明、陈雪吾、章礼备、章鸾翔、钱新嘉5人为干事。会议作出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和建立农民协会的决议。自此,桐枞地区的革命运动有了坚强领导核心。

       1928年11月,支部改建为中共桐城区委,章逐明任书记,陈雪吾任副书记。1929年3月,中共桐城区委改为中共桐城临时县委,章逐明任县临委书记。后相继领导了孔城示威游行、城关裁缝罢工和农会抗捐斗争。期间创办党报《赤魂》,每周出刊1次,计出刊15期,内容有“理论的讨论"“革命的消息"“农民的痛苦"“铁锤”等栏目。同年5月,章逐明等人在桐城组织2000多位农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同年8月,中共桐城县委成立,章逐明任书记。同时举办农运干部培训班,为领导工农运动作了理论和组织准备。此后又领导东仓庄和岩前村农民抗租、枞阳粮米禁止外运等革命斗争。

      在党组织领导下,枞阳地区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工农运动蓬勃开展。先后领导了孔城夺枪、罗家嘴暴动、鲁谼山暴动和欧家岭起义等,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为后期武装斗争积累了丰富经验。枞阳党组织的开创与发展,在安徽党的革命斗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