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学校,贵族最求”这个口号有没有问题?

【文化之旅】发布时间:2024-09-14 点击数:158

       浏览网络,发现一则新闻,《安徽日报社高级编辑华睿做客皖西学院第70期校友讲坛》(皖西学院网站2022-06-07)。

       1. 华睿,《安徽日报》总编室资深记者、高级编辑、安徽“十佳新闻工作者”,一个睿智、热情、知识渊博、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2006年前后,他对民办学校宿松县阳光高中投以极大关注,曾两次来到“阳光”,为该校确立了“贫民学校,贵族追求”的办学方向。学校把“贫民学校,贵族追求”八个大字,用钢板制成标语,竖立在阳光高中教学主楼的楼顶。任何人走进学校,就能一眼望见。

       2. 曾经有位县政府二级机构的负责人,到阳光高中“视察”,跟当时的办学人说:“贫民学校”很好,“贵族追求”是什么话?于是办学人就打算把这标语拆除。后来有老师说:“贫民学校”是说进校读书的都是农村普通家庭的孩子,我们学校就是为这些孩子服务的;“贵族追求”则是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贵族精神,今后像贵族一样生活。况且这个口号,是华睿先生敲定的,怎么会有问题!于是,办学人就决定暂不拆除这幅标语。到2010年的时候,这八个大字还矗立在阳光高中教学主楼之上,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3. 岁月又过去了十几年。想到这八个大字,对华睿先生的思想,我似乎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对“贵族追求”四个字。当年那位老师的解释是不错的。“贵族追求”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贵族精神,今后像贵族一样活着。这样一来,关键是对“贵族”和“贵族精神”的界定。

       在中国,富贵富贵,“富”和“贵”总是连在一起。富,是有钱;贵,则是地位高。在古代,有钱人不一定有地位,商人有钱,经商却是“末业”,地位并不算高。后来不同了,有钱,就有地位。这点不用细说。

       但是,“贵族”却有他的特定含义。贵族,指的是具备“贵族精神”的群体。有篇文章说:贵族精神指的是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文章列举了3个例子。

       一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二战的时候,爱德华曾经到伦敦的贫民窟视察,他站在一个东倒西歪的房子门口,对里面一贫如洗的老太太说:“请问我可以进来吗?”

       二是路易十六夫妇。1793年1月21日,在巴黎的协和广场绞架下,路易十六夫妇即将被处死。王后上断头台时不小心踩到了刽子手的脚,她马上下意识地说了句:“对不起,先生。”

面对杀气腾腾的刽子手,路易则留下了自己的遗言:“我清白死去。我原谅我的敌人,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第三例讲的是一位老人。1910年10月,这位83岁高龄的老人,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把所有的家产分给了穷人,随后离开自己辽阔的庄园出走了,最终像流浪汉一样死在一个荒芜的小车站。他就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 · 托尔斯泰

       第一、二个事例在于说明贵族精神内涵中的文化教养和社会担当,“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这句话与“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异曲同工。第三个例子则重在“干净地活着”

       3. 我们不能撇开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差异和不同时代对“贵族精神”理解上的不同,去解释“贵族精神”。文章列举的是英国国王、法国国王、王后和一位沙俄作家。他们代表的都是欧洲的观念。其实“贵族精神”在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体现

       新中国领导人不改立党初心,关心底层民众,千方百计要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比起爱德华一句“请问我可以进来吗”这种空洞的彬彬有礼,不知道高出多少个层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多少革命者坚贞不屈,抛妻弃子,英勇赴难;就是戊戌变法运动中的谭嗣同,大声吼出“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比起路易十六“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更是气势豪迈,惊心动魄。

       中国历来崇尚“清官”,许多官员一生清贫,甚至去世时无钱落葬。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细说望天》中提到的赵文楷,就是如此。他们在忠于职守的前提下,把“干净地活着”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在去东莱任职太守途中,经过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举荐之恩,夜里怀藏银两10斤拜谒杨震,杨震不受,王密说:“此事无人知晓。” 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你)知。何谓无知!”王密只得怀揣银两,惭愧别去。杨震谨守“天知神知”,不愧对天地神明,坚守心灵的 “纯净”,较之托尔斯泰,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都是“中国式”贵族精神。


       4. 有人错误地理解“贵族精神”,认为坐着豪车,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灯光明亮的餐厅,举着装了小半杯红酒的高脚酒杯,彬彬有礼的与达官显贵、金融大鳄碰杯交谈,这样就是“贵族”。也因此有人认为“贵族追求”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要把阳光高中的办学口号从楼顶拆除。其实,这两种人同样的浅薄无知。

       我没有能力评价本文第三段第四层的那句话,“贵族精神指的是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但我知道,中国话中的“贵族”和“贵族精神”,应该有中国的特色,绝非上面所说的那样简单。虽然现在我还不能清楚明了地诠释它们;但我坚信,只要有追求,中国的普通民众中,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