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老哥
【百姓家事】发布时间:2024-09-20 点击数:209
许多人崇拜上帝,动辄“万能的主啊”,如何如何。小编对“万能”二字颇有微词。据说人是上帝所造,但上帝所造之人,优秀者少而普通者多。既曰“万能”,为什么就不能少造些“草根”?或者让“草根”最后来个“咸鱼翻身”,扬一下眉,透一下气? 草根老哥姓吴,大名“子林”。吴子林出身农家,小学毕业后回家干农活,十八岁参军,通讯兵,背着话机,肩扛电话线,在野外奔走。参军时恰逢“万炮轰金门”。那时我还是一名正儿八经的小学生,天马行空,以为“万炮轰金门”就是我方万炮齐发,炸得敌人血肉横飞,蒋介石心寒胆战。殊不知,金门的敌人也敢朝我方打炮。而且毫不咋地的一炮,刚好炸断我方一根重要电话线。吴子林是电话兵,于是冒着炮火,一路寻找。
吴子林是安徽人,安徽人眼尖,远远地就望见电话线被炸断的地方,满头大汗地跑了过去。到了那里才知道,电话线不仅炸断,而且炸毁了一段,中间少了1米多长。军情紧急,吴子林急忙把肩上的电话线取下,就要接线。
这时候又一颗炮弹呼啸着落下,吴子林所处的位置正是第一颗炮弹炸出的弹坑,闹得灰头土脸,所幸无甚大碍,只是耳朵里突然没有了一丁点声音。他也来不及接线了,两只手,一只拿着电话线的一端,自己的双手就成了电话线。正好有电话打来,他咬着牙,承受着电流的冲击。等其他电话兵赶来,接好电话线,才松开手撤下来。
吴子林在军区医院治疗了半年,各种方法用尽,听力却是不能完全恢复。我认识他时,跟他说话,要提高频率,加大音量,别人听着就像我俩在吵嘴,双方面红耳赤,周围的人直捂耳朵,摇头苦笑。
闹到这种地步,草根老哥只有退伍一途,于是退伍。政府照顾,把他安排在铜陵市一家工厂。吴子林工作负责,天天跟同事“吵嘴”,跟领导“吵嘴”——当然并不是真的“吵嘴”。老哥颇感人际交流费心费力,比在部队训练、打仗还累。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到来,上级动员工人回乡支援农业,吴子林是残废军人,当然不属动员对象,但他实诚,觉得别人留下来比他合适,就一卷铺盖,回到老家,算是“解甲归田”。
回到乡里后,乡政府安排吴子林做柑橘园还是别的什么园的“园长”,后来又做乡镇企业的负责人。老哥哥工作认真,大家都尊重他。可是乡镇企业中途夭折归天,老哥哥只能回家务农。这次是彻头彻尾的“解甲归田”了。
面对这波澜起伏的人生道路,吴老哥却依旧是波澜不惊。种田下地,天天高声大气,笑口常开。后来儿子大了,工作了,老哥哥也真的成了“老”哥哥。他没事可做,重修他那支迁松始祖坟墓,迁葬“婆坟”(迁松始祖夫人之墓),做了许多族人想做而没有办成的事。所以,在群众心里,他绝对是个正直、能干事的老人。村里有工作做不下去,往往请他出面。只要他觉得村里做得对,就上门找到“做不通思想工作”的人,一阵“大吼”,思想不通的,立即通得不能再通。
老哥哥70岁的时候,心血来潮,决定学习写作古诗词。我听了,牙齿酸的那叫一个欲仙欲死。我算是读了几天书的人,“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我还是懂的,但是,那么多汉字,哪个字是平声,哪个字是仄声,我是一直闹不明白。所以我从来不写近体诗,凡我所写,都是“打油”类,绝对不让谢灵运的“四声八病”,困住我热爱自由的手脚。但是老哥哥却硬是坚持下来。前几年,他把自己历年所写,交我整理,我当然不能拒绝。数百首诗词,一 一读来,心里不禁暗暗吃惊:这个老哥哥,真乃非常人也!
老哥哥活到八十多接近九十,去世的时候,我去见他最后一面。他嘴角微翘,浑不以离开尘世为悲,仍是一副波澜不惊、自得其乐的模样。我心里禁不住一颤。唉,就算接通了炮弹炸断的电话线,就算是完成了族人多年的心愿,就算是学会了写古诗词,——老哥哥啊,却终身还是草根一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