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为县泗山公宗支寻访同支宗亲
-
泗山公支前30代世派为“泗源傅愽士,崇尚國朝宽,宗衍家声振,德修品行端,斯文之道立,光耀启群观”。从仅存的几本老谱可以发现,五房之中,很多只记载到第五代“士”字辈,此后则“失传”。封建社会,战乱频仍,饥荒不断,先民四处迁徙,渐失联系。如今,始祖定居地以及周边石塘苑、明堂、十里镇之龙桥行政村、吴村自然村等处,泗山公后裔共计500余人。
10
2024-09
- 《中华姓氏》一书关于吴氏的起源,兼及 “姓氏” 的由来
-
郑红峰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中华姓氏》(2011年7月版)将“吴”称为“‘至德’先贤后裔之姓”。该书认为吴姓的起源有五:一、出自姬姓,产生于周初。古公亶父封长子泰伯于陕西陇县的吴岳,封次子仲雍于陕西武功之西的雍原。后泰伯仲雍率族南迁,历经四代而到达江苏无锡之东的梅里,后裔繁衍为吴姓最大的一支。
10
2024-09
- 谱者,普也
-
宿松真公宗支《岭股松滋坊合修新序》:“谱者,普也。普载先人坵墓,普叙历代分迁,普彰祖考德行,普戒子孙游逸,普述一本散为万殊,普罗万殊发于一本者也。”所有的姓氏宗谱,都应涵盖家族的每一位先祖、直至每一位成员。未能涵盖每一位先祖的,可以命名为 “谱纲”、“家乘”、“家典” 等等,以与 “宗谱” “家谱” 相区别。
09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