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取家眷牒文
-
安庆府怀宁县洪武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准桐城县关,准前路官司关。 奉大同府大同县牒呈渾源洲帖文,該奉山西行指揮使司据右衛後所申备吴貴狀告: ...
2024-10
- 宗谱——中国最大的史书 (作者:吴晓阳)
-
宗谱,是我国最大的史书。它记载了每一个人的先祖世系,回答了 “您从哪里来” 的问题;记载了每一个人后裔居住何方,回答了...
2024-10
- 应元公合族同修宗谱通序
-
因溯我族之始祖应元公,由白凤迁小桂港⑦,是则元卿之孙、中公之曾孙也。迨千四公,由小桂港分西岭,始为迁湖之祖,寿三以下居之;由西岭而长塘,寿一以下居之;由西岭而四甲而李下港,寿二以下居之。则户口之繁盛,子孙之散处,何啻江分河分以九哉!所以各族谱牒,自康熙丙寅⑧通修,寿一之下京一、京二、京三子孙于乾隆戊戌⑨修辑,虽属同堂,实各成卷帙...
2024-09
- 《武穴仲文祖大成世系考》中关于肥西吴氏的记载
-
在该书《武穴吴氏源流与分迁》一文中,提到...
2024-09
- 在家谱十一修迎请世谱仪式上的讲话
-
中国的史书分为四类:国史,方志,野史,家谱。四类史书中,唯有家谱,全面记录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一生,不分贵贱,不论贫富。人生百年,如朝露,如闪电,如薄雾,如轻风。眨眼之间,电灭,露干,风过,雾散,肉体化为乌有。我们还能存在于哪里?唯有家谱。
2024-09
- 家谱应该如何面对“纯女户”?
-
旧式家谱,说直白点,就是一个家族男性世系的档案。对于女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男性成员的配偶,家族记载其生卒和墓葬,与男性基本无异;另一类是女儿,则只记载女儿名字、嫁与何氏何人,附在其父母之后。如果一个人只生育了女儿,没有儿子,就视同“无后代”,以“止”字标示。为避免“止”字的出现,有的就以胞兄弟、亲兄弟的儿子“承嗣”(俗称“过继”...
2024-09
- 白凤乡吴氏创修通宗谱序 (注释、翻译:尤喜文)
-
吴氏祖先,来源于周的姬姓。泰伯的后人在吴地封王,于是以吴为姓。经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到第十九世是为寿夢,寿梦生季札,封地在延陵,人称“延陵季子”,推行教化礼乐,赢得四方之人的崇敬。后人成为诸侯、公卿、大夫、进士、名儒、隐耆的,一个接一个,跻身于缙绅之间。枝叶蔓延,宦遊四方,在做官的地方占卜定居,比比皆是。那些定居在南昌...
2024-09
- 无为市吴氏鼎堂公支简介
-
无为古称“濡须”,有“濡须河”(后改称“濡河”)。三国时曹操在此筑城,改“濡须”为“无为”,自此一直沿袭至今。无为市有吴氏多支,凤凰桥一带一支迁无(无为市)始祖为吴鼎堂。据鼎堂公宗支《吴氏宗谱 ·...
2024-09
- 宗谱为什么把朝廷诰封放在首页? (作者:尤喜文)
-
我见过的宗谱,一般首先是“目录”,“目录”中,“卷之首”(即第一册)排在第一位;“卷之首”中,诰命又排放在最前。所谓“诰命”,就是皇帝封赏之敕。一个家族,只要受过朝廷封赏的,都要录入家谱,放人“卷首”。这完全可以理解。家谱不只是为了记录世系坵陇,还有宣传家族、教育子孙的目的。而受到朝廷嘉奖,无疑是最大的荣耀,是整个家族底蕴深厚的...
2024-09
- 新社会,“承嗣”“承祧”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作者:尤喜文)
-
新社会有“五保户”政策,有“养老院”机构,老人的温饱有了保证。但老人的生活,除了需要物质方面的保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借着续修家谱的契机,家族长老聚集在一起,在征得老人和“承嗣”“承祧”者的同意后,明确孤寡老人的“承嗣”“承祧”者,并且载入家谱,这等同于规定了“承嗣”“承祧”者照顾老人、看望老人、给老人精神慰藉的义务;老人去世...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