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的人生准备一个收纳箱 (作者:尤喜文)
【百姓家事】发布时间:2024-09-14 点击数:168
一个老人,在大洋的这边去世了。儿孙都在彼岸,隔海为老人送终,隔海处理老人的遗产。生前居住的房屋里所有的东西,包括老人记载自己一生经历感受的日记,一生引以为荣的资质证书和奖章奖状,记录着人生道路上点点滴滴的照片等等,一股脑交给了旧房的购买者。 在儿孙的眼里,老人的这些东西,已经毫无存在的意义;说得残酷一点,就是垃圾。 我突发奇想: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准备一个收纳箱,收藏自己一生的点点滴滴,然后留下遗嘱:把这些东西跟我们的遗体放在一起,一块送进焚尸炉。让这份记忆,以另外一种形式,随着淡淡消逝的灵魂,悄然湮灭。 这个收纳箱,至少要有四格。
最上面一格,收藏的是对父母、乃至祖父祖母的回忆。他们的笑容,他们经历的苦难,他们对子女、对孙儿的毫无保留的爱,曾经时时刻刻温润我们的心灵;在人生尽头处,依然告诉我们不要害怕,召唤我们前去团聚。 第二格应该留给妻子,那个为自己生儿育女、担惊受怕、一起笑过、一起哭过的人。人海茫茫,魂界无涯,纵有千次轮回,谁又知道,还能再遇? 第三格留给儿孙。记住他们的一颦一笑,迈出第一步,吐出第一句,进幼儿园,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幼年时的依靠与许诺,长大后的生分与代沟…… 下面是最隐秘的一格,用来收藏那些只留给自己一个人的回忆。一丝朦胧的涟漪,像春风拂过草尖,那是初恋的纯净。一阵转瞬即逝的热浪,来得快也去得快,那是某一次夜半的雄心壮志。每一个人总有那么一点小秘密,不足为外人道,收藏起来,等着跟自己一起走进坟墓。 有了这个收纳箱,收捡好人生的一切记忆。
人在箱在,人去箱焚。
不要责怪子孙把自己最珍视的记忆视作垃圾。给他们减轻一些负担,不正是我们的心愿吗? 再说,彻底离开现实世界之时,把自己在这边的一切,打扫干净, 然后在奈何桥上,痛痛快快地喝下那杯举世皆知的 “孟婆汤”, 再一身轻松,迈向另一个也许陌生、也许并不陌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