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祖长沙王吴芮 (作者:吴义华)
-
吴芮(约前241-前201年),是秦汉之际馀汗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人。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修的《鸿源吴氏宗谱》、鄱阳鸡峰的《吴氏宗谱》记载,吴芮为夫差的第十一世孙,吴姓开氏祖泰伯的第三十三世孙,是吴猛、吴汉、吴少微的直系先祖;同时又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主张以民为本的政治家...
2024-09
- 从陶器、岩石、甲骨、简、帛到纸
-
文字绘画,都需要一种物质倚凭。陶文直接刻画在陶器上。岩画直接雕刻在岩石上。甲骨文依托的是龟甲和兽骨。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那时的《易经》,是书写在用熟牛皮串连起来的竹简或木简上。帛书则是写在“帛”上的文字。帛是一种白色的丝织品,汉代称丝织品为帛或缯,合称缯帛,所以帛书也叫缯书。也有在帛上画画的,这种画称之为“帛画”。中国目...
2024-09
- “不顾生死,死而不已”的吴国使者 (作者:尤喜文)
-
荆王伐吴,吴使沮卫、蹶融犒于荆师,而将军曰:"缚之,杀以衅鼓!"问之曰:"女来,卜乎?"答曰:“卜。”"卜吉乎?"曰:"吉。"荆人曰:"今荆将欲女衅鼓,其何也?"答曰:"是故其所以吉也。吴使臣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今也将军杀臣,则吴必警守矣。且国之卜,非为一臣卜。夫杀一臣而存一国,其不言吉,何也...
2024-09
- 日渐飘零的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尤喜文)
-
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不错的。它有5000多年的有记载的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服饰、房屋、音乐、节日、禁忌、建筑、各种手艺、语言文字、处世准则、生活习惯,族群关系等,小到右手执筷、大到家国情怀,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但是,我们也都看到,这种我们为之骄傲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日渐飘逝。随手举出几个例子:
2024-09
- 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
-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报道,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
2024-09
- 人民工匠许振超
-
许振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月出生,山东荣成人,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固机高级经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兼职),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他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学成才,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2019年振超团队创造的514.7箱/小时的工作效率,第九次...
2024-09
- 一句话新闻: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
2024年9月14日,龙龙高铁梅龙段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6万公里,我国铁路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09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永志: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理想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说过,他一生干了三件值得欣慰的事:研制导弹、送卫星上天、送中国人进入太空并筹建中国空间站。今年6月,这位书写传奇的92岁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而他挚爱的事业却依然在浩瀚苍穹熠熠生辉。
2024-09
- 王振义:百岁寿考,荣膺“共和国勋章”
-
王振义,男,汉族 ,无党派人士...
2024-09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振声:国家培养了我, 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上世纪40年代初的大饥荒,使他深切体会到粮食的珍贵,立志要让中国人吃饱饭。1951年从山东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奔赴陕西杨凌工作。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李振声将牧草与小麦杂交,经过20多年攻关,李振声团队培育出“小...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