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4-09

海峡惊涛哭英雄

吴石(1894年8月—1950年6月10日)福州市仓山区螺洲乡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后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192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任国民党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1948年加入...

27

2024-09

左台监察御史少微公序

唐代谱序。左台御史吴少微。转录自湖北永兴良材公系宗谱。古者大宗,百世不迁,别子之道,群弟宗之,衮衮相承。宗子之殁,必制服焉。后世无大宗,士大夫得祭四室。有四小宗,五世必迁,故属及五世祖外则无服。溯其源,一人之身,未至化为路人,蓋由宗法不立,莫知所本始也,吾实懼焉。

26

2024-09

尊者是则,卑者是效,则仁义洽于族,学行备于已,谱也而诚有助焉——《尚书宋祈序》

宗法废而族无统,谱牒作而世有传。以其传者而明之,则嫡庶之分亦得以举,尊卑之体亦得以修,远者不忘迩者,不失尊尊亲亲,孝弟之风翕然矣。孝弟本乎天性,人孰无之?惟谱之不作,昧其所出,视同其先而均为子孙者若途人。谱之既作,昭然其白,上知所本,下知所分,览而诵之,则人道大者行始於其族。爱其祖宗,所以爱其族也;敬其祖宗,所以敬其族也。爱敬而...

26

2024-09

一言之玷,玷吾先圣之德也;一行之乖,乖吾先圣之泽也——《如胜吴公修辑世系序》

洪惟周之泰伯,其圣矣乎!三让而保其家国之有天下八百余年。上王其祖宗,下侯其子孙,圣德圣功为何如哉!当商之际,拯生灵于涂炭之中,星斗得文武而整肃,山海得文武而清宁,泰伯之功不无在焉。永兴戊午岁,豹恭膺皇命来守吴郡,敕建泰伯庙于阊门外,访子孙正脉源流主祀。泰伯四十一世孙如胜,以家藏世系进奏,帝览而制曰:“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遂...

25

2024-09

唐中书舍人吴巩序

谱,何为而作也?吾家君虑经岁月残缺失次而作也。盖古圣人制礼首重乎宗法,宗法之重又莫大乎谱书。谱书之作,宗族以之而合,昭穆以之而明,亲疏厚薄之别以之而著。是故家有谱,则宗法立;宗法立,则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祖,而礼制定矣,情义维矣。今人不知此义,高曾祖考之外,则不识一人之来何自也。虽宗族不知也,昭穆不知也,亲疏厚薄之别不知也。

20

2024-09

吴藻德:《宿松吴氏通书》序

普通家谱,自有它存在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我深信,《宿松吴氏通书》这样的新的形式的家乘,蕴含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就深藏在它的构架与格调,它的严肃的史学观之中。我希望并且相信,宿松乃至全国各地的各大姓氏,在不久之后,都会来编撰自己的“通书”。这些记载着各个姓氏的繁衍、人物与文化的“通书”,就会组合成为...

20

2024-09

“右衽”与“左衽”

《论语·宪问篇》: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译文】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老百姓到今天还享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

19

2024-09

插进党旗的家庙 (作者:尤喜文)

岳西县莲塘村“吴氏家庙”屹立于群山之巅,未通公路之前,小道蜿蜒,林深草密,极其难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此地偏僻而又居高临下,进可威逼岳西县城,退可凭险阻击敌人,然后迅速撤往英山、罗田、金寨、霍山等地,遂成为皖西人民自卫军游击武装力量的联络点、筹粮点、疗养所和临时指挥部,是大别山区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据点之一。红二十...

18

2024-09

毛泽东《祭母文》

毛泽东家分为“两党”,父亲是“执政党”,其余都是“反对党”。在与“执政党”的斗争中,毛泽东经常引经据典;而在追忆亡母时,毛泽东更是用“寸草春晖”、“精卫填海”等典故,来表达母恩万丈、无以还报的无限亲情与伤痛。

14

2024-09

高山上的一颗明珠 (作者:尤喜文)

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玉珠畈,是吴氏应龙公支下后裔的聚居地。出太湖县城向西北方向,沿花亭湖水库西岸前行,道路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兜兜转转,行近200里后,就到达玉珠畈。这里海拔超过300米,四围高山,中间一块小小的平野,玉珠河穿流而过。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此地山青川美,得名“玉珠”,亦可谓实至名归。玉珠吴氏一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