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2024-09

诸樊 “三让” 与季札 “三让”

提到“三让王位”,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太伯仲雍。其实,吴氏历史上还有一段 “三让王位”的掌故,这就是诸樊 “三让” 与季札 “三让”。 一、诸樊 季札“一让”王位。《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29

2024-09

安徽定远历史名人吴良吴祯

吴良吴祯兄弟,元末明初定远人。明朝称“定远”的地方有四处:一是今陕西省镇巴县,东汉就称“定远城”;二是今四川省武胜县,元朝称为“武胜”,明朝和清朝改称“定远”;三是今云南省牟定县,元代起就称“定远”;四是安徽省的定远,汉代地名“东城”,南北朝时改称“定远”,隋朝改为“临濠”,唐朝又复称“定远”,明清时仍称“定远县”,属凤阳府管辖...

29

2024-09

先祖长沙王吴芮 (作者:吴义华)

吴芮(约前241-前201年),是秦汉之际馀汗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人。据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重修的《鸿源吴氏宗谱》、鄱阳鸡峰的《吴氏宗谱》记载,吴芮为夫差的第十一世孙,吴姓开氏祖泰伯的第三十三世孙,是吴猛、吴汉、吴少微的直系先祖;同时又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主张以民为本的政治家...

29

2024-09

“不顾生死,死而不已”的吴国使者 (作者:尤喜文)

荆王伐吴,吴使沮卫、蹶融犒于荆师,而将军曰:"缚之,杀以衅鼓!"问之曰:"女来,卜乎?"答曰:“卜。”"卜吉乎?"曰:"吉。"荆人曰:"今荆将欲女衅鼓,其何也?"答曰:"是故其所以吉也。吴使臣来也,固视将军怒。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今也将军杀臣,则吴必警守矣。且国之卜,非为一臣卜。夫杀一臣而存一国,其不言吉,何也...

27

2024-09

关于“太伯”之“太”

“太伯”之“太”有3种写法,一作“大”,一作“太”,一作“泰”。《春秋左传正义》中用的是 “大”:“大伯,周大王之长子。仲雍,大伯弟也。大伯、仲雍让其弟季历,俱适荆蛮,遂有民众。大伯卒,无子。仲雍嗣立,不能行礼致化,故效吴俗。……大伯,音泰,注同。”(见《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八·哀公六年》)

27

2024-09

海峡惊涛哭英雄

吴石(1894年8月—1950年6月10日)福州市仓山区螺洲乡人。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处长,后任北伐军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1929年赴日本留学,回国任国民党参谋本部第二厅处长;抗战中任第四战区参谋长、军政部主任参谋兼部长;1948年加入...

19

2024-09

插进党旗的家庙 (作者:尤喜文)

岳西县莲塘村“吴氏家庙”屹立于群山之巅,未通公路之前,小道蜿蜒,林深草密,极其难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此地偏僻而又居高临下,进可威逼岳西县城,退可凭险阻击敌人,然后迅速撤往英山、罗田、金寨、霍山等地,遂成为皖西人民自卫军游击武装力量的联络点、筹粮点、疗养所和临时指挥部,是大别山区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据点之一。红二十...

14

2024-09

高山上的一颗明珠 (作者:尤喜文)

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玉珠畈,是吴氏应龙公支下后裔的聚居地。出太湖县城向西北方向,沿花亭湖水库西岸前行,道路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兜兜转转,行近200里后,就到达玉珠畈。这里海拔超过300米,四围高山,中间一块小小的平野,玉珠河穿流而过。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此地山青川美,得名“玉珠”,亦可谓实至名归。玉珠吴氏一世祖...

14

2024-09

从西汉 “屯垦” 到新中国生产建设兵团 (转载自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毛主席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其实,兵团是最大的民兵组织。我在兵团工作三十年,兵团的战士在当年屯垦戍边和现在维稳戍边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陆地边疆如此,海防也是如此。在沿海渔民中发展和加强民兵组织建设,使之现代化,将在台海危机和南海危机处置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因为,美帝及其走狗没有这一特色兵种。

14

2024-09

回眸勾吴——安徽地域与勾吴版图 (转载自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太伯仲雍南奔 “荆蛮”,成就了 “三让两家天下” 的宏伟基业。这里的 “两家”,一指周天下,一指春秋时的吴国。太伯仲雍为吴国奠基;至寿梦时,古吴基业渐趋稳固;吴王诸樊至阖闾,推动吴国迅速强大。就在那个时代,安徽全面进入古吴版图。安徽吴氏的历史,从春秋古吴时期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