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记,您见过吗?(作者:吴晓阳)

【至德文化】发布时间:2024-09-10 点击数:168

       我的祖父吴桂新(也作吴贵新、吴桂馨)曾在大革命时代担任宿松暴动委员会委员、宿松苏维埃赤卫队总指挥、宿松红军赤卫队总指挥,后带领7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红十五军,1930-1931年间,牺牲于湖北英山。五一假期,我带着两个女儿,踏上红十五军当年走过的道路,先到黄梅县红十五军成立地,后又取道英山,希望能寻找到一点关于祖父的信息。

       在英山革命烈士陵园,好心人告诉我,里面有个革命史陈列馆;但是门卫告诉我们,可以在陵园里转转,纪念馆今天不开馆。尽管多方请求,又从墙壁上的告示中找到管理者的电话,拨过去,回答是叫我们五一假期结束再来。宿松到英山数百公里,两个女儿都在深圳工作,“五一假结束再来”,那只能是奢望。

       我们在英山烈士陵园发现,英山县陶家河乡有一个红十五军纪念馆,于是又赶到陶家河乡。陶家河乡政府有两位干部值班。向其中一位(当时也不知道他姓什么、担任什么职务)说明来意,那位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说陶家河乡没有红十五军纪念馆,只有一个红二十五军纪念馆。我们当即问,能不能让我们进纪念馆看看。他很为难,说,五一假期,管理纪念馆的人放假回家了。后来看我们很失望,又说:“我来电话联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纪念馆大门钥匙。”

       经过他一番努力,钥匙还真的被他找到了。他又陪同我们一起到纪念馆瞻仰。纪念馆电被切断,没有灯光,黑乎乎的,他又拿出手机,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一边为我们照明,一边为我们讲解。出纪念馆大门的时候,一些游客(也可能是当地居民)看大门开了,也走进了纪念馆。我很不好意思,向他表示歉意。他安慰我:“不要紧,我喊一个值班干部来关注一下就行。”

       这看似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却在我内心引起强烈震撼。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今天,长假期间,居然有一位干部,为3位素不相识的外地人,找钥匙,开门,陪同参观,用自己的手机照明,并且代替讲解员讲解。由于为我们开门,又有游客进入,他又去安排人过来看管。现如今,有几位干部能这样做?

       回到乡政府,我心怀感激地请教他的姓,才知道他姓刘。门口张贴的《公示》中,正好有张关于纪委书记刘星晋级的公示,不知是不是他。我问能不能加他的微信,他毫不迟疑地同意。加了微信后,才知道,他真的是刘星。

       刘星,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