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系列谈之一 —— “人”的问题
-
长效脱贫、乡村振兴,是摆在全党全民尤其是农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面前的重大任务。如何完成这一任务,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乡村人才逐年流失,却少有人才进入乡村,是乡村振兴面临的最大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推动农村出身的企业家返乡投资,非农企业家转行或者“增行”投资农业,涉农类高校毕业生到农业基层扎根,在农民家门口为农民...
2024-09
- 话说 “老千” (作者:尤喜文)
-
封建社会,有“出门便是江湖”之说,足见当时江湖人之多。据我一位姑父讲,旧时的“啷鼓客”也多是江湖人。“啷鼓客”肩挑货郎担,手持一面小鼓,鼓上双面有带,带端系有弹珠,来到山村,手腕转动,弹珠甩起,小鼓就发出 “咚咚” 响声;口中喊着 “头发换针”...
2024-09
- 家谱,中国最大的史书 (作者:尤喜文)
-
家谱是我国最大的史书。它记载了每一个人先祖世系,回答了 “您从哪里来” 的问题;记载了每一个人后裔居住何方,回答了...
2024-09
- 中华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 (作者:吴晓阳)
-
白鹿洞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唐代著名诗人、官员李渤曾在这一带读书,养有白鹿一只,外出走访与游览时,白鹿相随,世人称之为“白鹿先生”。唐穆宗时,因得罪权贵被贬,于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任江州(今九江)刺史。白鹿洞离江州很近,李渤重游此处,修葺宅舍,增建台榭,广植树木花草。因此处三山环合,若从高处俯瞰,状如山洞,故被称为“白鹿洞...
2024-09
- 这样的书记,您见过吗?(作者:吴晓阳)
-
这看似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却在我内心引起强烈震撼。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今天,长假期间,居然有一位干部,为3位素不相识的外地人,找钥匙,开门,陪同参观,用自己的手机照明,并且代替讲解员讲解。由于为我们开门,又有游客进入,他又去安排人过来看管。现如今,有几位干部能这样做?
2024-09
- 无为县泗山公宗支寻访同支宗亲
-
泗山公支前30代世派为“泗源傅愽士,崇尚國朝宽,宗衍家声振,德修品行端,斯文之道立,光耀启群观”。从仅存的几本老谱可以发现,五房之中,很多只记载到第五代“士”字辈,此后则“失传”。封建社会,战乱频仍,饥荒不断,先民四处迁徙,渐失联系。如今,始祖定居地以及周边石塘苑、明堂、十里镇之龙桥行政村、吴村自然村等处,泗山公后裔共计500余人。
2024-09
- 敦煌正觉写经院的“写经师”(作者:吴晓阳)
-
在“‘丝路敦煌杯’全国优秀书画和写经作品展暨优秀书画家企业家座谈会”上,我认识了许多位“写经师”。作品展会上展出的“经书”书法作品,虽然风格各异,但都非行非草,非篆非隶,全数楷书,一笔一划,堂堂而正正。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佛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宗教。任何教派都有“教敌”,但佛教没有,佛教主张“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主张“放下屠...
2024-09
- 回忆吴东亮医生(作者:吴晓阳)
-

吴东亮先生是一名“赤脚医生”,从医40余年,在宿松县柳坪乡大地村卫生室工作到60多岁。大地村村民,人人受惠于他,有的一家三代都请他治过病。1998年年关前夕,我母亲肝部阵发性疼痛,到医院检查,已是肝癌晚期。医生对我说:七十多岁的老人,手术已经没有意义,劝我陪母亲回家调养。我和母亲从县城坐车到大地,大地到老家还有一里多地没通公路,...
2024-09
- “吮痈舐痔”解
-
痔疮者,生于肛门,难言之隐也。红肿如桃花,翻转似榴皮,欲便则血出,粘便(便者,屎也)臭难闻。以舌舔之,秦王赐车五辆。...
2024-09
- 猜猜这幅字作者的年龄
-

这幅字无论是竖,是横,还是撇,捺、点、勾,无不显示一定功底。尤其是“華”中的竖,“青”中的第五笔,直可称之为“悬针”“垂露”;“夏”字的第一笔,横盖全字,收放有致,略显弧度,与最后两笔遥相呼应。 在看了后面的署名后,我大吃一惊。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