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4-09

“卧薪尝胆”与“当道尝屎” (作者:尤喜文)

勾践“尝屎”,是有史书记载的。《吴越春秋》载:勾践入吴之后,住于石室之中。一日,勾践走出石室,召见范蠡,说:“吴王生病,三个月了,病还没好。国君生病,臣下一定忧虑;况且吴王待我,恩情深厚。我希望你能为吴王占卜。”范蠡占卜之后,说:“吴王不会死,卦象甚明,到己巳日即当康复。”勾践说:“我身居困厄,却能不死,全赖您的计谋。希望这次您...

19

2024-09

长此以往,竹山无竹:——退休老书记吴金荣呼吁:严禁挖冬笋、挖“当年笋”,加强毛竹加工业招商引资

吴金荣,今年实龄78岁,退休前曾任宿松县北浴乡乡长、党委副书记、柳坪乡书记,人大主任,网名“竹君”,一直关注毛竹产业发展和山区农户增收。从2021去年起,他反复呼吁:由于多年来一直没有禁止挖冬笋、挖“当年笋”,山区毛竹林繁殖能力下降,长此以往,“竹山无竹”。

19

2024-09

插进党旗的家庙 (作者:尤喜文)

岳西县莲塘村“吴氏家庙”屹立于群山之巅,未通公路之前,小道蜿蜒,林深草密,极其难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战争时期,此地偏僻而又居高临下,进可威逼岳西县城,退可凭险阻击敌人,然后迅速撤往英山、罗田、金寨、霍山等地,遂成为皖西人民自卫军游击武装力量的联络点、筹粮点、疗养所和临时指挥部,是大别山区革命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的重要据点之一。红二十...

19

2024-09

白凤乡吴氏创修通宗谱序 (注释、翻译:尤喜文)

吴氏祖先,来源于周的姬姓。泰伯的后人在吴地封王,于是以吴为姓。经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到第十九世是为寿夢,寿梦生季札,封地在延陵,人称“延陵季子”,推行教化礼乐,赢得四方之人的崇敬。后人成为诸侯、公卿、大夫、进士、名儒、隐耆的,一个接一个,跻身于缙绅之间。枝叶蔓延,宦遊四方,在做官的地方占卜定居,比比皆是。那些定居在南昌...

18

2024-09

无为市吴氏鼎堂公支简介

无为古称“濡须”,有“濡须河”(后改称“濡河”)。三国时曹操在此筑城,改“濡须”为“无为”,自此一直沿袭至今。无为市有吴氏多支,凤凰桥一带一支迁无(无为市)始祖为吴鼎堂。据鼎堂公宗支《吴氏宗谱 ·...

18

2024-09

宗谱为什么把朝廷诰封放在首页? (作者:尤喜文)

我见过的宗谱,一般首先是“目录”,“目录”中,“卷之首”(即第一册)排在第一位;“卷之首”中,诰命又排放在最前。所谓“诰命”,就是皇帝封赏之敕。一个家族,只要受过朝廷封赏的,都要录入家谱,放人“卷首”。这完全可以理解。家谱不只是为了记录世系坵陇,还有宣传家族、教育子孙的目的。而受到朝廷嘉奖,无疑是最大的荣耀,是整个家族底蕴深厚的...

18

2024-09

毛泽东《祭母文》

毛泽东家分为“两党”,父亲是“执政党”,其余都是“反对党”。在与“执政党”的斗争中,毛泽东经常引经据典;而在追忆亡母时,毛泽东更是用“寸草春晖”、“精卫填海”等典故,来表达母恩万丈、无以还报的无限亲情与伤痛。

16

2024-09

新社会,“承嗣”“承祧”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作者:尤喜文)

新社会有“五保户”政策,有“养老院”机构,老人的温饱有了保证。但老人的生活,除了需要物质方面的保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借着续修家谱的契机,家族长老聚集在一起,在征得老人和“承嗣”“承祧”者的同意后,明确孤寡老人的“承嗣”“承祧”者,并且载入家谱,这等同于规定了“承嗣”“承祧”者照顾老人、看望老人、给老人精神慰藉的义务;老人去世...

15

2024-09

家谱应该如何面对“纯女户” (作者:尤喜文)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国家实行严厉的控制生育政策,不少人、尤其是国家干部、教师、企业正式职工,只准生育1胎,多生一胎就将“开除公职”,于是出现了不少“独生女”和“纯女户”(两者都可以称之为“纯女户”)。续修家谱,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

14

2024-09

给自己的人生准备一个收纳箱 (作者:尤喜文)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种故事还将以不同的形式发生在每一位老人身上。在儿孙的眼里,老人的这些东西,已经毫无存在的意义;说得残酷一点,就是垃圾。没有人收拾这一摊垃圾。子孙不屑;自己已经撒手西去。一个老人,在大洋的这边去世了。儿孙都在彼岸,隔海为老人送终,隔海处理老人的遗产。生前居住的房屋里所有的东西,包括老人记载自己一生经历感受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