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4-09

太阳只有一个,阳光却各不相同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是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的;但是,马克思主义中,却包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辩证、联系、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它昭示我们,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的土地上,必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得到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4

2024-09

“贫民学校,贵族最求”这个口号有没有问题?

华睿,《安徽日报》总编室资深记者、高级编辑、安徽“十佳新闻工作者”,一个睿智、热情、知识渊博、一直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2006年前后,他对民办学校宿松县阳光高中投以极大关注,曾两次来到“阳光”,为该校确立了“贫民学校,贵族追求”的办学方向。学校把“贫民学校,贵族追求”八个大字,用钢板制成标语,竖立在阳光高中教学主楼的楼顶。任何...

14

2024-09

天柱山——潜山市政府的大手笔

潜山市经营旅游的人,也很不简单。进入天柱山,不仅路好,沿途景色好,农家乐服务态度好,而且居民热情,一片祥和。即使一盆花,一棵草,都精心安排。我在三祖寺,就看到两种极不容易看到的植物,一是“曼陀罗花”,一是“佛手果”。

14

2024-09

黑鸡鶜,灶里偎,客人来了外一飞…… (作者:尤喜文)

宿松有首儿歌:“黑鸡鶜,灶里偎,客人来了外一飞!”翻译成大众话是:黑色的母鸡呀,紧缩着身子,趴在灶膛里。客人来了,立即一下子飞了出来。这很像个谜语。黑鸡鶜指的是“煨罐”,黑颜色,尖嘴单耳,像个黑色的母鸡紧缩着身躯。过去农民摘点老茶叶,焙干了,存起来,俗称“老嘎婆坯”,每天抓点放进煨罐,加上水。然后在灶前的柴堆下扒些柴屑,铲进灶膛...

14

2024-09

高山上的一颗明珠 (作者:尤喜文)

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玉珠畈,是吴氏应龙公支下后裔的聚居地。出太湖县城向西北方向,沿花亭湖水库西岸前行,道路弯弯曲曲,起起伏伏,兜兜转转,行近200里后,就到达玉珠畈。这里海拔超过300米,四围高山,中间一块小小的平野,玉珠河穿流而过。古人云:“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此地山青川美,得名“玉珠”,亦可谓实至名归。玉珠吴氏一世祖...

14

2024-09

东方瑰宝,世界“非遗”——宣纸 (作者:尤喜文)

宣纸的最大优势是耐留存。根据老化实验,一般纸张几十年之后就纤维断裂碳化,到一定的年限就降解消失;而宣纸到1050年后其纤维结构仍无任何变化,还能继续使用。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韩混《五牛图》、宋代张即之《华严经写经册》,所用纸张都是宣纸,至今保存完好。刘海粟称宣纸...

14

2024-09

吴义阳:为1.7万深山农民,23年中走过60万公里邮路,遭遇泥石流险些殉职

吴义阳出生于1972年8月,自2000年开始,成为安庆市太湖县邮政分公司北中支局邮递员。他负责的桐山邮路,全长108公里,覆盖7个行政村,1.7万村民。这些村落零散分布在大山深处,因山路崎岖,被称为“太湖第一邮路”。作为大山里村民和外界联系的纽带,23年中,吴义阳亲历邮政投递从步班、自行车班、摩托车班,再到如今汽车邮班的变迁。不...

14

2024-09

乡间俗语中的传统文化 (转载自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我首先我首先想到的是 “父在不留须,母在不庆生”。自己诞生的那天,正是母亲承受痛苦的那一天。“母在不庆生”,是对母亲的孝敬;同样,“父在不留须”,也是对父亲的尊重。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饱汉不知饿汉饥”,充满对 “饿汉” 的同情。怜悯之心,人皆应有。俗语又说,“帮理不帮亲”,把 “理” 置于 “亲” 前,看重...

14

2024-09

从西汉 “屯垦” 到新中国生产建设兵团 (转载自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毛主席说过,兵民是胜利之本。其实,兵团是最大的民兵组织。我在兵团工作三十年,兵团的战士在当年屯垦戍边和现在维稳戍边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陆地边疆如此,海防也是如此。在沿海渔民中发展和加强民兵组织建设,使之现代化,将在台海危机和南海危机处置中发挥极其重要作用,因为,美帝及其走狗没有这一特色兵种。

14

2024-09

诸樊 “三让” 与季札 “三让” (转载自安徽省至德传统文化研究院公众号)

提到“三让王位”,我们一般想到的是太伯仲雍。其实,吴氏历史上还有一段 “三让王位”的掌故,这就是诸樊“三让”与季札“三让”。诸樊 季札“一让”王位:《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