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传
【至德春秋】发布时间:2024-10-08 点击数:448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第十八》,记载了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农民大起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从爆发到失败的全过程。《史记》的“世家”,写的往往是一个群体,并非某一个人。《吴太伯世家第一》,写的就是整个吴国的兴亡;同样,《陈涉世家第十八》记述的也不仅仅是陈涉,还包括吴广、周文等。吴广作为起义军的二号人物,载入中华民族史册,彪炳千秋,永垂万世。 吴广,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人。名广,字叔。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调发贫民百姓900余人戍守渔阳,作为对这些贫民百姓的处罚。按照次序,吴广被征入此支队伍,与阳城(今属山西晋城)人陈涉一起担任屯长。队伍行至大泽乡,遭逢大雨。大泽乡地势低洼,到处是水,道路淹没,无法前行,只得选择一块高地驻扎。大雨连下数日,眼看朝廷规定到达渔阳的限期临近,算一算已经无法按时到达。按照秦朝法律,不能按时到达就要全体斩首,一时间人心浮动。 吴广、陈涉秘密商议,摆在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要么逃亡,要么起义。逃亡,最终还是要被抓住处死;起义,失败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为国家而死不好吗!两人认为:第一,天下百姓被秦王朝荼毒已久,人心思反。第二,秦始皇死,本应扶苏继位,却被胡亥阴谋抢占;胡亥即位之后,诬杀扶苏,但封锁消息,百姓并不知道扶苏已死。楚国的大将军项燕,为楚人拥戴,虽然已经亡故,楚人却不十分清楚,有的以为项燕已死,有的以为项燕逃亡。如果假借扶苏、项燕的名义,号召民众奋起反秦,天下一定闻风响应。 商量好之后,两人一起来到占卜之处,询问吉凶。占卜者察言观色,对两人的心意已经猜出十之 八九。于是对两人说:“卦象大吉,你们想办的事情一定能成功。不过卦象显示,还须请教鬼神。” 二人闻言大喜。揣摩“请教鬼神”的意思,莫非是借托鬼神,先造声势,让众人信服吗?于是想出两条计策:一是在布帛上用红色写上“陈胜王”三字,偷偷从鱼嘴放进打渔人捞上来的鱼肚子里,让买鱼人发现并传开;二是深夜伪装成鬼神呼喊“大楚兴,陈胜王”。目的是借助神灵暗示:大楚当兴,陈胜必王,此乃天意。借此取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想好办法,吴广、陈胜立即去办。不久,鱼被队伍里的人买去,煮鱼之前剖开鱼腹,发现布帛,打开一看,“陈胜王”三字赫然在目,顿觉十分惊奇。当天深夜,月黑风高,暴雨如注,吴广偷偷来到驻地旁边的土祠,在竹篓中点上火,迎着风雨晃动,装作鬼狐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大楚兴,陈胜王!”风雨声中,断断续续,忽远忽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士卒们惊醒,900多人一夜惊疑不定。第二天,消息传开,大家议论纷纷,远远望见陈胜,指指点点,都觉得天机显现,应验的就是陈胜。
吴广平时仁爱,对士卒多有照顾,士卒也愿意为他出力。上午,吴广买来酒肉,邀请队伍的二位统领喝酒,统领不知不觉喝得醉眼朦胧。席间,吴广故意三番五次说要逃走,统领大怒,下令鞭打吴广。士卒没有人愿意上前执行命令,统领更加恼怒,拔剑要斩吴广。吴广挺身而起,夺过统领手中的剑,杀死统领,在陈胜配合下,另一位统领也被斩杀。
吴广、陈胜把900多人都聚集起来,大声说:“大家遇到大雨,滞留在大泽乡,现在已经超过朝廷规定到达的期限。超过期限就要斩首,即使侥幸免死,戍守中死去的也十有六七。古人说: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名垂千古!反正是个死,不如今天一起反了!王侯将相难道都是天生的吗?”
900多人眼见带兵统领已经被斩杀,退无可退,一齐高声吼道:“敬受命!”
于是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用来号召民众。袒露右臂,自称“大楚”;筑造高台,集体盟誓,用两个统领的头颅祭坛。陈胜自号“将军”,封吴广为“都尉”。砍下山上的树木做兵器,高举竹竿当作旗帜,一举攻下大泽乡,接着一路攻下蕲、铚、酂、苦、柘、谯,势如破竹。攻到陈地时,队伍已经发展到兵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步卒数万人,把陈县县城团团围住,县令守尉双双逃走,唯独守丞迎战。守丞战死,大军入城,大庆数日。召集三老、豪杰,前来议事。三老豪杰都说:“将军披坚执锐,浴血苦战,讨伐无道暴秦,复兴楚国社稷,功高盖世,应当拥立为王!”于是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一时之间,各地纷纷起兵造反,响应陈胜吴广。
陈胜于是封吴广“代王”称号,意思是可以代替陈王发号施令,指挥军队。吴广统率诸将,向西进兵荥阳,将荥阳团团围住。荥阳城池坚固,守将李由据城而守,拒不投降,一时间竟无法攻下。
陈胜又拜陈地人周文为将军,攻打秦军。一路势如破竹,队伍如同雪球,越滚越大,到函谷关时,已是兵车千辆,士卒数十万,旌旗招展,人吼马嘶。周文进驻戏地休整,准备进攻秦朝都城咸阳。秦朝兵力空虚,于是调发骊山苦役犯和富贵人家的奴生子充实军队,凡建立军功的,一律恢复平民身份。以少府章邯为将军,进攻周文。周文军大败,逃出函谷关;秦军追击至渑池,周文自杀,全军覆没。
吴广此时尚在围困荥阳。手下将领田臧等密谋,认为楚军周文部既灭,章邯的军队早晚必救荥阳。围困荥阳的楚军无法破城,一旦章邯军赶到,楚军必败无疑。不如留下少数兵马围城,精兵强将主动迎击章邯。认为“代王”吴广不理军中事务,不能让他发现这个计划,要先杀了他。于是假托陈胜的命令,杀了吴广,并派人把吴广的首级献给陈胜。陈胜封田臧为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以令尹的身份担任上将军。田臧大喜,安排将军李归等围困荥阳,自己率领精兵迎击章邯,为章邯大败,田臧死。章邯进兵荥阳,楚军又败,李归等死。
两支大军先后为秦军歼灭,楚军元气大伤。此后,楚军又多次为章邯所败。腊月,陈胜为驾车人庄贾所杀。陈胜为王,前后大约6个月。
编后:作为中国首次农民起义的首领,吴广关心下属,甚得士卒拥戴;足智多谋,辅佐陈胜,从未嫉妒对方为王;事实证明,吴广围困荥阳的策略,远胜田臧分兵迎击章邯的做法。但他对田臧等缺乏警惕,因而被害,令人痛心。
陈胜年轻时就野心勃勃,即位楚王后刻薄寡恩,田臧把吴广首级献给陈胜,陈胜反而封田臧为令尹,接替吴广职务。联系陈胜诛杀发迹前的好友,他应该早就猜忌吴广,欲杀之而后快;田臧之所以胆敢假托陈胜命令杀害吴广,正是因为看明白这一点。杀害吴广的,表面看是田臧,实质上是陈胜。农民的阶级的局限性和陈胜个人的性格缺陷,加之六国贵族的投机,害死了吴广,也害死了陈胜自己,彻底断送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