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和《帝鉴图说》

【百家历史】发布时间:2024-09-25 点击数:588

       荆州市张居正故居。

       走进大门,最先看到的是大幅宣传画《帝鉴图说》。

       《帝鉴图说》是张居正主持编写的一本小人书,图文并茂。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历代明君思贤若渴、从谏如流、励精图治、问民疾苦等故事,共81例;第二部分收录昏君暴主劳民伤财、荒淫怠政、杀贤拒谏,最终自取败亡的故事,共36例。每个故事配一幅生动的插图,供尚处幼年的朱翊钧学习。

       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并于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即位,史称明万历帝。朱翊钧即位之初,明朝政治腐败,财政枯竭,危机四伏。他重用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吏治方面推行 “考成法”(约相当于今天的 “责任制”),精简官员,明确职责,限时考评;财税方面清丈全国田亩,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军事方面整饬武备,重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蓟、昌、保三镇军务。其时,“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开创了“万历中兴" 的局面 。后虽深藏内宫(据考证,朱翊钧身患腿疾,行走不便),不再上朝,但仍能完成 “万历三大征” (指对蒙古叛乱、日本侵朝、苗疆土司叛乱的征讨),朝廷内部也算稳定,最终平平安安,寿终正寝。

       张居正(1525.5.26—1582.7.9),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后由恩师改名 “居正”。生于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朱翊钧推行 “万历新政”。朱翊钧的政绩,不能完全归功于幼时对《帝鉴图说》的学习,但张居正对朱翊钧的 “定向培养”,其作用却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