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毛

【百家历史】发布时间:2024-09-24 点击数:662

一、毛氏起源

       西周分封,诸侯国中有两个毛国,国君一为姬明,是周文王第九子,属伯爵,史称“毛伯明”;封地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北(见《辞源》)。毛伯明曾任周朝司空,管理土木工程,是周成王的六卿之一。另一为姬叔郑,是周文王的第八子,属公爵,史称“毛公”,封地在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遗传下来的文物有“毛公鼎”(见《辞海》)。这两支皆以国为姓。可见,毛氏为姬姓分支,姓姬,氏毛,属至德家族之一。

二、毛氏播迁

       据《左传》记载,毛得杀国君毛过,自为毛国国君,后来在毛国呆不下去,逃到楚国。(见《左传▪昭公十八年/二十六年》)但从先秦到唐朝,毛氏有历史记载的人物,都出身甘肃、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四川;而自北宋起,毛氏有历史记载的人物,则多出自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西、云南、四川。可见毛氏播迁,乃自北而南。

       清代以后,毛氏有迁居台湾者。清朝雍正末年,毛姓人与郭、蔡、尤、李、陈合迁台岛苗栗苑里(今为苗栗县苑里镇),不久,福建漳州龙溪人毛士钊亦定居台湾。

三、郡望堂号

       毛氏郡望有西河郡(地在今内蒙境内)、荥阳郡(地在今河南省)、河阳郡(地在今河南省)、北地郡(地在今甘肃省)等。

       堂号有“舌师堂”。“舌师”二字,出自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毛遂

       秦军围攻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派遣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想与楚国合纵抗秦。挑选文武兼备者20人,缺1人,门客毛遂自荐同往。平原君与楚王商议合纵之事,日出而言,日中不决。毛遂快步而至堂上,楚王叱之,毛遂按剑而前,说:“您敢喝叱我,无非倚仗楚国人多,现在我们相距不过十步,您的性命握在我的手里,人多其奈我何!”然后又分析楚国的优势,秦国多次对楚国的凌辱,赵楚合纵,于楚有百利而无一弊。楚王当即与赵歃血为盟。赵国一行归国,平原君叹曰:“毛先生以三寸之,强于百万之!”

四、毛氏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年轻时一名“二十八画生”(“毛澤東”三字共二十八画),其丰功伟绩,其用兵如神,其治国思想,其雄才大略,其文采风流,大家熟悉,不做赘述。